我有好幾篇計畫要寫的實境遊戲文章,也有一篇拖很久的有償書評(覺得很對不起對方),但我真的很想先來講一下我對「校正迴歸」的想法。身為一個很常在文章裡放笑點的人,我覺得幽默的成立條件有兩個,一個是時間點,另一個是嶄新與創意,這次疫情記者會的「校正迴歸」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
你都讓人想笑了,還要人不吐槽實在說不過去啊。
以笑點來說,這個事件的結構還蠻精煉的,因為它兩個條件其實互為表裏,時機點是因為它「突然冒出來」,創意也是因為它「突然冒出來」,作為一個跟過往慣例不符資料表述方式(台灣之前的計算方式都是確診驗出日計入當日統計,頂多延到隔天),在毫無預告的情況下橫空出世,其實不只是讓人想笑,甚至有點想哭了。
為什麼會用這種計算方式,記者會也講得很明白,因為政府不普篩的政策導致檢驗量能不足,面對超過以往檢的測量產生時間差,無法再「當日驗當日記」,那這樣的統計方式是錯誤的嗎?是蓋牌嗎?其實不算,甚至網路上不少人認為這樣「更準確」也是正確的,它呈現了一種事實(前提是陳部長名副其實),但這樣數字更好看(至少是暫時的)也是事實,說沒有政策考量因素是不可能的。
我個人覺得,「校正迴歸」或許不是一個錯誤的統計方式,但肯定是個糟糕的政策,發明一個不直觀的名詞讓民眾混淆,宣告隨時會變更的浮動數字讓民眾無所適從,誰也沒辦法知道目前的數字是不是正確的,甚至校正後還可能會「再校正」。不過數字就只是數字而已,變更表達方式不會讓疫情變好,也不會變壞,我們的政府還沒有蠢到拿數字騙自己就滿足不做事,不必太過深究,之後的防疫才是重點。
PS.我記得還不久前,不是還致力於打造所謂的「即時」、「透明」的政府公開資訊,所以為什麼不能開一個線上查詢系統,送檢時間,疑似病例數量,確認病例數量都即時顯示,清楚明白。讓部長等級的公務人員去做發言人的工作,有點浪費行政效能吧。
首圖取自:https://wunderstock.com/photo/laughing-woman_LRK7HhRQiPPj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校正回歸 #衛福部
楊沐恩,軟體工程師兼業餘作家,著作有《帶著勇敢去旅行,29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與第三屆樂寫學員合著),學生時代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被發信制止,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目前經營個人創作粉絲團:「三更有夢沐當枕」,同時擔任樂寫網站的駐站專欄作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