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的猶大
(圖片取自/SIN犯罪案件簿。)
偶然在FB上埋怨了一句『都沒有人要跟我去玩密室脫逃遊戲』,接著附了一個連結(染血的猶大),沒想到意外有人回應,趁著勢頭我就開始糾團了,因為這種遊戲常常晚了就向隅,所以我著急的確認人數,稍微喵一喵評價(恩,好像還不錯。)就買了,之後才慢慢的搜尋比較詳細的評論……
好玩!但是不太適合新手。
大推,但是新手一開始可能不知道要幹什麼。
沒辦法像脫逃遊戲那樣一道道的累積成就感,新手可能……
我轉頭看著一次也沒玩過,新到不能再新的成員們,這沒問題嗎!但事以至此由不得反悔了,我設計了完整的配套措施,包括不定期釋出新聞跟注意事項維持大家期待的新鮮感,另外還有一個大約二十分鐘的短講,來說明現今實境遊戲的概況與種類,簡介我們這次要玩的屬於哪一種,以及它不適合新手的事實,打打預防針。
結果都沒用到……(圖片取自/niceday。)
在遊戲開始的前兩個禮拜,成員之一突然聯絡我,因為工作的緣故沒辦法來,這種事難免,因為退票有麻煩,我只好找候補人選,都安排好之後,他突然又說『可能』工作可以提早結束,『搞不好』可以去,這一講我原本要用來釋出消息的時間就在不斷聯絡候補者確認,重新規劃時間表,等等雜務中過去了(結果最後他還是沒辦法去),準備的短講也因為我開錯地方讓時間瀕近遲到,導致一句閒話也沒辦法講就要開始了。我有點忐忑,怕他們會無聊,但事實證明我多慮了,大家都玩的很盡興!
我們一共八個人參加,外加現場才遇到的兩名散客。一開始我們的確茫茫然地不知道要幹嘛,就分散到不同房間去調查,我跟我妹留在現場看屍體,我看到一堆奇怪的地方,但是沒辦法判斷到底是他們沒佈置好還是真正的線索(事後證明,是線索。),由於場內的照明有些昏暗,資料大多採黑底褐字又印的有點模糊,我看到眼睛快脫窗,實在不想再找線索了,就跑到其他房間看別人在幹嘛。(圖片取自/niceday。)
我研究所同學小刁跟她的親友團整個CSI化,三個人插著腰邊觀察邊思考,接著疾風迅雷的把所有密碼解開(我也貢獻了半條密碼),我妹跟我表弟發現了好幾個重要證據,而我的高中同學小杜則指出了不少的關鍵點。另外兩位客人每發現一個證據就提出一個犯罪假說,所有出現的角色都至少被她指控了一次,我妹打趣的說,她的職業搞不好是法官。
每個人各司其職,那我負責做什麼呢?我負責耍呆,像是宣稱要用死者的角度思考,然後躺在屍體旁邊,或是故意表示要用身體擋住計時器不讓工作人員看剩餘時間,要不然就是拿毫不相關的物件穿鑿附會指控犯人,外加試圖套工作人員的話,我妹一直跟大叫:「你不要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啦!」 ( 出來搶一下鏡頭的偵探紙模。)
在中後期我們取得一個重大突破,所有的人都興奮了起來,更加賣力調查跟推理,但仍覺得不夠真確,時間到,鈴聲響起,我們本來以為會變成別人是『兇手就是你!』,我們是『兇手或許可能大概貌似應該就是你吧。』這種尷尬的狀況,沒想到大家坐下一討論,整個案情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洴現。(圖片取自/niceday。)
這個遊戲在結束時會依照推理的程度編排等級,我們拿到最高等的福爾摩斯,據說在目前的玩家裡只有一成得到,全場打醬油的我也跟著佔光,其餘的等級還有,華生、雷德斯探長、哈德森太太,會對應在送給玩家當紀念的卡片編號上(據說用卡片買之後推出的遊戲的票會打折喔)。
大概是為了體貼玩家,染血的猶大的謎題並沒有太詭譎奧妙,甚至可以說非常本格,另外有些證物的證明力也不是那麼絕對,至少我每個都可以想到別種解釋(原來我是脫罪大師。),但是可以享受到跟看節目或小說那種超然的角度完全不同的視角,當身處在那裡時所有推理慣性思考都自動停止,只有一次機會,只能對不能錯的緊張感洽到好處的刺激神經,詳細豐富的環境將玩家包裹在故事的氛圍裡面,在破案之後還會令人回味不已,一再討論,適合想要在生活中來場小小冒險的你。
(我的福爾摩斯卡,質感不差,下面是很簡單的字謎。)
*遊戲已結束營運
遊戲名稱:染血的猶大。
遊戲類型:實境推理遊戲。
遊戲廠商:SIN犯罪案件簿。
購票廠商:博客來售票網。
推薦指數:8(滿分十分)。
取得成績:福爾摩斯。(最高等級。)
參與人員:沐恩、小刁、DIO、刁哥、刁友、阿海、邱秋、鍋貼。

楊沐恩,軟體工程師兼業餘作家,著作有《帶著勇敢去旅行,29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與第三屆樂寫學員合著),學生時代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被發信制止,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目前經營個人創作粉絲團:「三更有夢沐當枕」,同時擔任樂寫網站的駐站專欄作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