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喜愛閱讀的你,想必也喜愛著「字」。
宛若魔法一般,這些小小的符號讓資訊可以超脫時空的限制,因為字,我們得以了解數千年前世界的樣貌;因為字,我們得以推積智慧的奧秘,甚至因為字,讓我們能將腦中個人的瑰麗──躍然紙上。
生於華語文化圈,「漢字」是與你我最相關的文字,即使再怎麼對語文不上心的人也都曉得中文字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與源流。或許是習慣成自然,我們通常只著重應用面,沒有深入去了解其背後那些精彩的掌故。美麗的事物不會永遠埋沒,有時會經由某些奇妙的途徑顯露出來。例如一位來自瑞典的女士,用她富有探索精神的雙眼,發掘許多本國人都未曾注意的──漢字背後的故事。
Cecilia Lindqvist,中文名林西莉。幼時家中常有遠居中國的傳教士來做客,多次聽聞他們講述中國的故事,林西莉也因此對這古老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爾後她師從瑞典漢學大師 Bernhard Karlgren,對中華文化與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接著在 1961 年至 1962 年間,林西莉親身踏足那塊無比吸引她的土地,前往北京大學學習,實際去接觸那些曾研究過的語言與文物。回到瑞典後她開始教授中文,並著手撰寫相關書籍。
(刻有金文的青銅器,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館網站。)
《漢字的故事》在 1991 年出版,是一本以瑞典語寫成的漢學介紹書。書中參考近代中國的考古發現,介紹許多現代字的古體或前身。書籍的內容以單個「字」為單位,在篇幅的最右側展示字形;頂上放置現代字體,接著在同一行依序放入甲骨文與金文的各種變體。之所以對照呈現這兩種古體,是因為甲骨文跟金文可以說是中文字的源頭,作者在第一章就介紹了它們的來歷:甲骨文是商朝晚期使用的文字,刻撰在獸骨或是龜板上,用於占卜與紀錄。而金文則是商朝末到周朝的文字,見於禮儀用青銅器上,用來紀錄重大事件,同時也是中文第一個標準字體小篆的前身。
(超可愛的奔。)
有些器物字的字形很能代表自己,比如「壺」就是一個帶蓋的容器。任何一個看過古代戰車模樣的人,都會同意「車」是用一根軸連結兩個輪子跟中間的輿。而「單」這個字是在繩子兩端各綁一顆石球的狩獵工具,用飛石索捆住,再讓一隻狗咬它,便是「獸」了。看到這裡我開始覺得古字其實很適合做成 ICON,這可是比蘋果還早的扁平化設計。還有一些字形引人發噱,比如「奔」,古字就是一個人擺動著手臂,用馬利歐姿勢在草原上跑跳;有些字則令人產生奇妙的想像,像「天」甲骨文是個帶方形頭盔的人,而金文看起來根本是外星人。
(不過頭盔似乎指的是星體就是了。)
光是鑑賞古字就已經提供閱讀者許多樂趣,像是「鹿」的其中一種甲骨文,直接放上聖誕卡片也無違和感;而「象」的金文,妥妥是一隻大象的形像;「豕」肚子上的弧線證明了古人養豬不比我們差。這些動物活靈活現,與現代並無二致。作者還觀察到中文很喜歡將四腳的動物「立起來」寫,用頭上尾下四肢在左或右的形式來表現,這是因為中文直書的特性,若任其左右晃首擺尾,佔幅太寬就會壓縮到周圍的空間,不利書寫排版。
(鹿古字聖誕卡。)
字形展示後,是對字的詳細介紹,其中的內容也非常有趣。比如「北」最早的形象是兩個「亻」(人),背對著背,即是「背面」的意思。因為古代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所以這個字的意義漸漸從「背面」變成了「北方」。這跟我一直以來的誤解正好相反,我以為是因為古代的房子都坐北朝南,所以背這字上面才會有個北。書籍裡對單字的編排,都是先介紹相對單純的元素再介紹其合成字。比如說明「自」原本的意思是鼻子後,再介紹「息」這個字是鼻子加上心,看到就能意其會意思。
雖然論述相當專業,但這本書並不像《說文解字》那樣,只是教條式地介紹字詞,內容還包括了與字相關的文化歷史;甚至是地理知識,有時也會帶到作者在大陸留學的經歷,與其說這是一本文字教材,更像是一本由「字」為索引的中國風土誌。書中也附有許多相關文物的照片或示意畫;甲骨文或金文的複製拓印圖,內容非常豐富,而這些圖片也並非無的放矢,都有對正在介紹的字給予加強說明的功用。
(1960年大陸的照片,圖片取自網路。)
作為一本面向外國人的書,其中介紹的大多是六書中象形與會意字,在最後章節作者有額外將中文造字規則詳細地闡述一遍(沒有提到轉注,不奇怪,那個連我們自己都搞不太懂),附錄還有關於書寫筆順的相關資料,即使是能熟練運用漢字的人,也會受益良多。對我而言,這些字除了帶給我樂趣以外,讓我更加體會到萬事皆有來由,以及思考文化在時間長河中的變與不變。
華人社會從目不識丁到資訊爆炸的進展太快,為了追上國際,我們不得不大口吞食那些可以「立刻拿來用」的東西,這點不管在兩岸哪邊都一樣。某些更為根源,更為細緻的知識,反而變得乏人問津,真的非常可惜。感謝時代的進步,讓我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贏在起跑點,在此基礎上,何不放慢腳步多去了解我們文化中更深層次的絢爛。了解除了承載的資訊外,漢字的本身也是一道連接古今的橋樑,是應當引以為傲的智慧,推薦您閱讀這本《漢字的故事》,相信您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註:本篇文章使用的插圖,是我用AI盡可能生成出接近古字的影像,可能跟實際的古字有出入(不過每個人字型本來也就不一樣)。
此為與 Pubu 合作之書評文章。
書籍資料:
書名: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作者:Cecilia Lindqvist(林西莉)
出版:貓頭鷹(城邦出版社)
譯者:李之義
購買通路:
博客來: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蝦皮: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PUBU: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其他資源: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https://chardb.iis.sinica.edu.tw/
台灣有展示漢字演變的網站,但是現在似乎壞掉了,有沒有熟門熟路的人可以知會相關單位處裡啊?
老貓的漢字偵查課:https://www.facebook.com/TheOracleBones/?locale=zh_TW
研究證實,歡笑可以延壽,換言之,讓你捧腹不已的我的文章可以延壽,建議多看。歡迎透過側欄粉絲團或下方作者介紹欄按鈕訂閱我,好文章不漏接,期待繼續與您以文相會。也歡迎留個言,讓我在寫作這條路上不覺孤單!
#讀後感 #城邦出版社 #貓頭鷹出版社 #漢字 #中文 #甲骨文 #金文 #字型演變 #歷史 #風土志 #中國
#CeciliaLindqvist
楊沐恩,軟體工程師兼業餘作家,著作有《帶著勇敢去旅行,29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與第三屆樂寫學員合著),學生時代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被發信制止,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目前經營個人創作粉絲團:「三更有夢沐當枕」,同時擔任樂寫網站的駐站專欄作家。
Leave a Reply